似乎有不少分析师最近提出,今年下半年缺芯问题就会得到缓解——这一结论的观察角度未知。但从半导体制造材料和设备的角度来看,无论如何都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...
IC Knowledge基于以上动向给出了他们对于EUV光刻工具需求与供给侧的预期。上面这张图柱状条表示光刻设备需求量(空心的是预期),而折线表示ASML实际能够提供的量(虚线为预期)。从2021年的柱状条可见,台积电掌握着超过一半的光刻系统,三星次之,随后是Intel。IC Knowledge认为,2022-2024年市场对于EUV光刻工具的需求量会增多。则预计2022年会有18台设备短缺,2023年短缺12台,2024年短缺20台。
从这样的情势来看,至少未来3年内,依赖尖端制造工艺的芯片都将受制于EUV光刻设备的不足(通常是PC、手机以及更多HPC类应用)。作为仅剩的3家尖端制造工艺晶圆厂,Intel可能成为其中最艰难的。前不久就有消息说Intel CEO亦谈到了EUV光刻系统会成为未来建新厂的瓶颈。
比较有趣的是,Scotten Jones上个月发表评论说:“我认为EUV系统短缺产生的影响,还在于对于EUV光刻层的使用问题上。”“EUV对于横向的nanosheet而言更重要。”在3nm解读文章里,我们大致谈到过三星3nm GAAFET新型晶体管结构,它对EUV更为依赖。
而由于EUV光刻系统短缺,“我相信那些企业会被迫将EUV应用到影响更大的层上,并在其他部分层继续使用多重曝光。”这也是个挺有趣的解读思路,毕竟Intel 7工艺就没有使用EUV光刻,但晶体管密度也达到了台积电7nm的相似水平。在EUV光刻机短缺的大前提下,大概更多晶圆厂也不得不考虑减少芯片制造的EUV光刻层,并将某些原本可以用EUV光刻的层改用DUV做多重曝光了。
其实ASML今年Q1的财报并不能看出太多惊喜,不过订单量之多(70亿欧元)还是让人感受到了行业的供需不平衡现状的。投资者普遍比较关心的是ASML有没有可能提量来满足市场需求。Peter Wennick对此似乎并不是很有信心,倒是反复提及要等等看2025年的可能性,可能以其作为解决供应链问题的目标时间。2025年?Intel欲哭无泪啊...
Semiconductor Advisors LLC的分析师提到,ASML产能受限并不是因为芯片,也不是因为疫情或者俄乌冲突,问题是出在了ASML的供应商身上。造成瓶颈的关键供应商就是德国的蔡司(Zeiss)。所以这部分的小标题用了“玻璃”——以前我们就总在开玩笑说,磨玻璃的比玩沙子的高级。当然单纯用玻璃来代表蔡司是不对的,应该说是光刻机上的镜组和光学系统。
对ASML光刻机有了解的读者应该会很清楚,蔡司是当代尖端光刻工艺几乎唯一的光学镜组供应商。Semiconductor Advisors分析师表示ASML在这个部分是全部依赖于蔡司的,别无二选。玩摄影的同学对蔡司应当不会陌生(vivo之类的手机消费品上,现在也频繁出现蔡司的小蓝标了),这是德国的百年光学大厂(总有各种手工打磨镜片的传说)。不过蔡司并不是一家典型的商业企业,从组织属性来说赚钱也非第一要务。
据说一方面蔡司本身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增加产能,且基于其组织属性和百年传统,也无意于加快速度。不过Semiconductor Advisors的这个说法是否确切,可能还有待做进一步的考证。他们也并没有提供有关蔡司构成EUV光刻机输出瓶颈的论据。只不过在全球缺芯,ASML还缺光刻机的当下,蔡司的确可能成为产能瓶颈的重要一环。
只是越来越多导致缺芯的因素和瓶颈出现,或许会让更多的企业和政府反思半导体制造全球化的合理性。就像此前我们在俄乌冲突评论文章里提到的,现下的各种问题,从疫情到缺芯,从局部冲突到全球贸易争端,都将半导体行业推向一定程度的区域化(regionalization)-而非全球化。当半导体制造被全球仅有的1-2家公司卡住咽喉,对任何企业和政府来说都不会是什么好事;起码要有备选方案。
这是持续如此之久的缺芯潮,暴露出的最大问题,虽然在半导体尖端制造工艺这个人类精密加工技术的皇冠上——从技术层面来看——现阶段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化可能都不大现实。
电话:+86-755-25101495
邮箱:John@chip-one.cn
传真:+86-755-25101745